
一、行業定義和分類
行業定義
檢驗檢測行業是指檢驗檢測機構接受政府監管機構、生產商或產品用戶的委托,通過專業技術手段及儀器設備在相應標準及技術規范等條件下對鑒定的樣品質量、安全、性能、環保等方面指標進行檢驗檢測并出具檢驗檢測報告,從而評定是否符合政府、行業和用戶在質量、安全、性能等方面的標準和要求。
行業分類
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檢驗檢測行業存在不同的劃分,具體分類如下所示:
按照檢驗檢測機構的性質劃分,可分為政府機構、事業單位或國營企業、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等。
按照檢驗檢測機構的服務對象劃分,可分為第一方(自我)、第二方(供應商)、第三方(獨立)等。
按照檢驗檢測機構的服務范圍劃分,可分為綜合性和專業性等。
按照檢驗檢測機構的服務領域劃分,可分為食品及食品接觸材料、農產品及農藥殘留、環境監測、建筑工程、建筑材料、電子電器、機動車輛及零部件、消費品及玩具等。
二、行業政策
近年來,國家推進了一系列政策明確檢驗檢測服務業的戰略地位,鼓勵社會力量的參與,促進檢測行業的健康發展。
三、行業現狀
市場規模
近年來,人們物質生活層面迎來更深層次的全面升級的同時,全社會對質量、健康、安全、環境越來越重視,促進檢驗檢測行業的快速發展,催生了更多的檢測需求。
我國檢驗檢測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2319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358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1.9%。 2022年我國檢驗檢測市場規模達到4165億元,2023年有望突破4500億元。
營業收入
受下游市場需求旺盛的影響,隨著我國檢測機構向社會出具的檢測報告份數逐年增多,我國檢測行業年營業收入和占GDP的比值也在同步增加。
我國檢測行業營業收入由2016年的2065.11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3585.92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14.8%。2022年我國檢測行業年營業收入達4368.51億元,占GDP的比值達38%。2023年有望超過4700億元,占GDP的比值將達40%。
細分市場
從檢驗檢測市場細分領域來看,我國主要檢驗檢測領域營業收入排在前列的包括建筑工程、環境監測、建筑材料等,其營業收入分別達到了576.40億元、373.69億元、338.84億元。其他細分領域的營業收入也呈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如食品及食品接觸材料、農產品及農藥殘留、電子電器、機動車輛及零部件、消費品及玩具等。
地域分布
從地域分布來看,檢驗檢測市場需求較多集中于人員密集、產品生產和流通數量大、進出口貿易活躍的地區。 國內六大區域檢驗檢測機構規模比重分別為華東地區30.65%,中南地區24.21%,華北地區14.25%,西南地區12.37%,西北地區9.55%,東北地區8.96%。
從實現營業收入的區域比重來看,各區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華東地區37.13%,中南地區27.17%,華北地區15.96%,西南地區9.81%,西北地區5.75%,東北地區4.19%。 其中:華東、華北、中南三大區域收入所占市場份額超過了八成。
在省份分布方面,2020年廣東省檢驗檢測機構數量最多,為4270家;山東省和江蘇省排在第二和第三位。 排名前十的省份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占全國總量的54.09%。
四、重點企業分析
河南海瑞正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第三方綜合性檢驗檢測服務機構,取得了CMA、CATL、CNAS資質,公司檢驗范圍涵蓋飼料、飼料添加劑、農產品、畜禽產品、食品、食品添加劑、糧食、農藥、肥料、水質、土壤等領域。
公司是農業農村部飼料和飼料添加劑檢測任務承檢機構、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標準化驗室,承擔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檢測任務、承擔政府的化肥登記和備案檢驗、各級政府的食品安全抽檢和食品的發證、備案檢驗任務,承接企業的委托檢驗、檢測方法驗證及對企業的技術服務、檢驗員培訓等業務。
海瑞正檢測一直致力于在科研、標準制定、技術指導、實驗室建設、產品質量安全提升等方面為廣大客戶提供更為深度的技術服務。特別是在飼料近紅外快速檢測的研究和發展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已經積累了八年經驗,是河南省近紅外檢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牽頭單位和鄭州市飼料近紅外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五、行業發展趨勢
市場規模有望持續增長
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十四五”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發展規劃》中提出“十四五”期間,我國檢驗檢測行業要圍繞“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集約化、規范化”發展要求,加快構建統一管理、共同實施、權威公信、通用互認的認證認可檢驗檢測體系,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檢驗檢測從業人員數量達到170萬人,對外出具檢驗檢測報告數量達到7.9億份,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營業總收入達到5000億元。這表明國家對檢驗檢測行業的重視和支持,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市場空間。
此外,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產品質量、健康安全、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對檢驗檢測服務的需求也將持續增長。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醫療衛生、生物制藥、食品安全等領域的檢驗檢測需求更加旺盛。同時,新興產業和新業態的發展也為檢驗檢測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如新能源汽車、5G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領域都需要高水平的檢驗檢測服務來保障其質量和安全。
綜上所述,預計未來我國檢驗檢測市場規模將保持穩定增長,2023年有望突破4500億元。
行業集約化和專業化發展趨勢明顯
目前,我國檢驗檢測行業市場格局總體較為分散,存在著重復建設、低水平競爭、資源利用率低等問題。隨著行業規范化和市場化的推進,行業集約化和專業化發展趨勢將更加明顯。一方面,通過并購重組、資本運作等方式,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綜合實力和競爭優勢的頭部企業,提高市場集中度和服務效率。另一方面,通過專業分工、技術創新等方式,形成一批具有特色和優勢的專業企業,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
遠程化和網絡化成為行業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遠程化和網絡化已經成為行業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一方面,通過遠程傳輸、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實現遠程監控、遠程診斷、遠程校準等功能,提高服務覆蓋范圍和靈活性。另一方面,通過建立統一的信息平臺、數據共享機制、標準互認體系等措施,實現信息交流、數據分析、結果評價等功能,提高服務透明度和公信力。
檢驗檢測行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服務產業,在保障產品質量安全、促進產業升級、推動科技創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檢驗檢測行業受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在近年來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預計未來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檢驗檢測行業面臨著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集約化、規范化等發展要求,需要通過技術創新、資本運作、資源整合等方式,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增強競爭優勢。檢驗檢測行業應積極適應和把握新冠疫情的影響和變化,加強對醫療衛生、生物制藥、食品安全等領域的檢驗檢測服務,同時拓展對新興產業和新業態的檢驗檢測服務,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撐。